削骨(其實,美常常是可以偏離平均值的,甚至有個性的美更是如此)。這並不是說側顱分析並不重要,謝醫師也會為每一位手術削骨整形的患者進行側顱分析,只是當代的治療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謝醫師會先描繪出理想的輪廓線條後,再反推算回去,進而決定牙齒矯正應該如何做,削骨手術應該如何移動顏面骨骼,才能達到最理想的外型。這種較現代的觀念稱之為Soft-tissueParadigm,是用臉部的理想線條,甚至是依照每個人的個性與喜好,先決定出想要的外型後,再決定牙齒矯正的方式,和手術的移動方向。而這理想的輪廓線條,也有些人稱之為術後模擬圖(Simulation),專業名稱是VisualTreatmentObjective(具體視像治療目標),基本上,他有下列優點:1.可以預測做矯正後以及合併手術-矯正治療後的側臉輪廓線。 削骨並同時讓手術醫師和齒顎矯正科醫師依照需求來調整與訂做最佳治療計畫。2.可以協助醫師決定是否應該拔牙,或是該拔哪一顆牙。削骨3.可以協助判斷是否該做下巴成形術,或是鼻整形術,來補強整體美感。4.無論對於矯正科和手術醫師之間,以及醫師和患者之間,都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橋樑患者尋求矯正或手術治療,除了咀嚼發音功能上的改善外,也強烈希望能夠真正削骨變美,來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與人生自信。也有些人一開始的動機,只是想要改善咬合,然而大部分的人更想要的是改善外觀。所以顎顏面外科醫生團隊的責任,也不能只注重齒列排列、咬合同時也更要評估動態笑容、與整體顏面的協調性與美感。謝醫師常喜歡說,臉形的關鍵在於骨頭,中心思想是,我們的臉(皮膚、皮下組織與肌肉是貼合在骨頭上),而牙齒又附著在顎骨上, 削骨所以,若移動有牙齒附著的骨頭(上削骨或下顎骨。 削骨),削骨對於臉形就會產生很大的改變。如圖(圖片1)。多矯正醫師為了一些理由最後採取非手術矯正治療(non-surgicalorthodontictreatment)而妥協了治療治療,削骨達到不理想的外觀,甚至更糟。有很多科學證據都顯示,單純做牙齒矯正,骨頭的改變無法超過0.3公分。很多矯正科醫師,為了怕流失客人或是沒有經過手術-矯正治療(surgical-orthodontictreatment)的訓練,所以根本沒有將手術-矯正治療的這個選項提出來與患者討論,所以也就“乾脆順應”客人害怕開刀的心理,“被迫”採取非手術矯正治療。其實很多的恐懼來自於未知。謝醫師鼓勵患者多找些資料或是當面諮詢手術細節來排除不必要的恐懼,而做一個最正確的選擇。
- Sep 19 Thu 2013 14:53
削骨對於臉形就會產生很大的改變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